浙大原副校长:作为大学校长,我喜爱什么样的高中毕业生?

杰书网客 1.1K 1

398.png

作者简介:罗卫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曾任浙江大学副校长、浙大城市学院校长。本文系作者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办的“子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做的题为“认识大学 成就理想”的演讲录音整理稿(2023年12月21日下午),原标题为《浅谈高中教育如何与大学教育“友好”衔接》。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同仁:

很高兴应论坛邀请来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们都是同行!我在大学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我是78级的大学生,1982年本科毕业就开始在大学里教书,到现在已经从教41年,期间也做了一些行政工作。在这个场合,我特别想要和大家聊一聊基础教育如何与高等教育之间实现好的衔接这个问题。

我教书的时候,遇到过一些非常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到大学以后,他们的行为方式、发展潜力并不怎么令人满意。在大学当老师和校长的这些年里,我很关注大学的新生,和他们聊天、观察他们的气质、看他们的整体素质。每一届新生,各有各的特点,但共性更多。这种共性很可能是进大学以前的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塑造出来的。对于这种共性,以大学教育的标准来看,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对于不好的方面,大学会比较头疼,虽然努力予以纠正,但根深蒂固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从大学新生始业教育起,学校就面对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差异甚至是矛盾。不客气地说,好的大学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第二学年,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清除掉高中教育阶段带给学生的那些不太符合学生进一步成长的习性。

我认为更好地解决大学和中学的教育如何衔接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前年,我在浙大城市学院举办了“新高考背景下人才培养双高论坛”,把一部分高中校长请到城市学院来,同时把北大林建华校长请来,大家坐在一起聊大学和高中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如何更好地衔接。今天我是带着一种自己的管理实践和教学当中的问题意识来讲。我试图站在大学的角度来谈一下大学喜欢什么样的新生这个问题。

我今天打算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大学;第二个问题:一个学生为什么要上大学;第三个问题: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大学?

399.png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关于大学的经典定义: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每一任务借助参与其它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一个人进入大学,他所受的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

现代大学始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进入20世纪以来,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和就业市场结合在一起。我国大学有这么一个演变经过。先是新中国1952年的院系调整、分科,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单科性的大学,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少。然后高等教育慢慢向大众化教育不断地过渡,所以现在高中生上大学的概率越来越高。1978年大学录取率是6%左右,现在大概接近60%。实际上,当前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就像以前进入高中就读(机会)一样。从这个意义上,大学就是新时代、面向未来的一个基础教育,或者可以称之为基本教育。

大学历史性的转变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为就业做知识和技能准备。近代大学这样一个学术组织,它和工业化的进程完全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确定的时代,需要技术工人、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学是为这样的需求而存在的。第二个阶段,大学为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事务做精神和知识准备。第三阶段,大学可能要思考在这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世界,要为学生应付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全面准备。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虽然会有一份具体的工作,但这份工作的确定性是不能保证的。他的第一份工作到最后一份工作之间,会形成很大的差距,常常是用非所学的。有一个看似片面但我很认同的定义:大学本质上是一个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不能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也不能发生在专门教育阶段。如果说在整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那大学本科就是通识教育阶段。所以,作为通识教育的机构,大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上大学?

浙大老校长竺可桢在开学典礼上问了两个问题:第一,来浙大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从1936年问到现在。这两个问题乍一看很平实,一点也不深奥,但越想越让人背脊发凉。竺可桢校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又是留学哈佛大学的博士。在他看来,大学主要是造就一个完整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要成为有执着信念的人,要成为有优良品质的人,要成为有高尚情操的人,要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要成为有过硬本领的人,要成为有强健身体的人。四年或者五年的大学学习,应从这几个方面帮助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完成成人礼。

400.png

竺可桢

但是这几方面的内容在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肯定不是我们高中特别擅长、熟悉的那种课堂教育模式,它是一个把整个学校乃至于整个城市都当做“教室”的教育。而且,最终要塑造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为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和数字时代,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危机。要让教育更有力量,他必须得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试图在高中阶段或者大学阶段完成全部知识的传授,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与其在很短的时间里“压缩饼干”似的把知识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去,不如让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终身开放性学习的能力。我们知道,具体知识永远学不完,而且知识的定义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求知”应该转向“求智”。在大学阶段,不主要是教你一种具体的知识——成熟的知识,它教你的是关于具体知识背后的一些东西——我们叫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智慧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以后,以知识的教授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全面危机。据说ChatGPT出现以后,最先被淘汰的几个专业包括传媒、法律等等。利用大语言模型和算法,以及越来越快的算力,人工智能可以比记者更好更快地写出一篇报道;也可以比律师更好地利用法律条文和案例,帮助委托人寻找最好的辩护方案;可以让法官更好地判决;可以画出比建筑师更好的设计图纸;按照委托人的指令给出最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代替医生看病,等等。总之,在人工智能时代,你只需对机器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命令,机器给出方案就能够基本令人满意。这样一来,传统的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教育就失去了大部分意义。

无论在教育和学习的哪个阶段,知识性教育的功能将被人工智能边缘化甚至淘汰。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小学、中学、大学,如何办?依我看,所有阶段的教育都要改革,但是中学阶段面临的改革任务最为艰巨。因为,中学目前通行的教育模式是最传统也最顽固的教育模式。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学教育如何为大学教育做好准备。所以,我们怎么样能够为大学做准备,大学能够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变成了我们当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相衔接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中学和大学肯定不一样。如果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我罗列了几个不一样。从学习目标来看,当下的中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掌握成熟知识以应对测试而进行的教育,但是大学教育其实是一个“人”的教育,全人教育。在教育和资源都比较稀缺的当下,大家都在争夺那些非常有限的席位,如名牌大学学生的席位。这时候,选拔代替了培育,这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偏离初心的具体表现。教育本意就是教和育,是让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可是,我们的所谓教育,重心没有放在育,而是教、考、选。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有能力的增长,可我们把考试、排名、淘汰当做理所当然的手段。高中毕业后,是否读大学,这应该不是一个高低贵贱的选择,而是志趣、工作偏好的选择。在教学模式方面,基础教育是封闭式教育、巩固知识型学习,而大学是开放式教育和探索未知型的学习。在学习状态方面,中学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大学是学生“追”着老师走,所以自主学习在大学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很多学校高中毕业生分数考得不错,但是为什么到大学就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形成适应大学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式方面,中学是课本为纲,教辅为引,大量刷题。大学是课程点题,兴趣导引,多维探索。从学习的思维模式方面来看,中学主要是重在“规范”标准,学习问题越少越好,而大学重在创新思维,学习问题越多越好。我们中小学老师怕学生的问题,因为他的问题有的时候让老师很为难。我们基本上把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给掐灭了,然后就拿工具书、拿字典、拿手册、课本来堵住学生的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问题的人。大学是鼓励问问题的。阅读的目的,中学主要是扩大知识面,而大学主要形成思维的维度和深度,这是两个根本性的不同。

993.jpg

第三个问题,大学喜欢什么样的高中毕业生?

所以作为大学校长,我所喜爱的高中生,是那些为进入大学做好了人格、品行、知识、体能这四个方面准备的孩子。为什么要把人格和品行的准备放在知识准备前面?因为现在进入大学的学生,进校以后进行心理测试,按照心理量表评价,有近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其中又大概有20%左右有自杀倾向,这是极为严重的问题,而且是在早期基础教育阶段就存在的问题。但是中学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肯定更密切。所以中学阶段如何与家长形成更加建设性、包容性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学生成绩不好就找家长,而是要真正分析成绩,什么叫成绩好,什么叫成绩不好。如果这个孩子心理很健康、人格很健全,成绩不好,我认为还是个优秀的孩子,这个事情就不能找家长,要不然家长就会把成绩当做是对他孩子的一个很重要标准。

以下我稍稍展开一点谈一谈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我这里讲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偏好,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1.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首先做人,做人得首先爱上人的生活。如果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很淡薄,他到大学来就很糟糕。他不光一个人有问题,他会影响一片。

2.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厌学,他在大学阶段始终被逼着各种考公、考证,那是不乐观的。我当校长的时候,经常去图书馆观察,如果看到学生不是去看那些经典著作、文学作品,而是堆了厚厚的一堆律师考试、会计考试的资料,我就很沮丧。孩子眼界打不开,他就不会有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他对物质看得很重,这个对我们教育来讲不能说是一个失败。

3.同理心。就是所谓的“共感”,能够和他人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能够对别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他走向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素养。

4.好习惯。即学习的习惯和生活的习惯,这对学生来讲要比学习的成绩更要紧。我发现我们的好高中,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如整理知识、及时处理事务、不懂就请教等等的习惯,尤其是学生能很好地进行时间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阶段,没有老师逼着你,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5.自省自律。学生能够克制——self control、自控,不会随波逐流。凡事反求诸己,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6.行动力。当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他觉得要改变的时候,他立马就能改变,就能够付诸行动,而不是有拖延症或者“常立志、不兑现”。

7.爱阅读。要发自内心对另外一个由文学构建起来的世界,或者哲学构建起来的世界有理想主义的向往,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变坏,因为他总有更高远的一种志向和人生图景,而这个人生图景能够引领他去做以前或者一般的孩子不敢想也不会去做的事。

8.爱锻炼。只要有时间他就能安排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9.爱好艺术。能够培养出自己的审美和品位。

我说到现在都没有说大学成绩怎么样。中国的高考命题制度是十分发达的,可以说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技术在全球都是拔尖的。区分度和难度每年都能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作为一个在大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也曾经担任大学校长,我强烈呼吁在基础教育阶段,能不能在以上这些方面的教育上下功夫,那会解决很多在大学阶段教育中的难度。衔接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只是提出一些呼吁而已。希望在座的各位校长也能提出一些问题,我们来共同探讨各个学段教育的困惑。改变教师的行为,真正地去影响我们的学生。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4%左右投入教育经费,这样的力度已经相当可观。从可量化指标看,各项教育事业发展是持续稳定的,但我们必须关注教育的质量,关注教育的结构优化,关注教育的实际效果。应该看到,我国教育还存在某种深层次的危机,特别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试想,如果学生中有这么高比例的厌学、抑郁症,有那么多的孩子不能通过体测,我们怎么能够说教育是成功的呢?!

今天我就讲这些,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 言宏:罗校长,刚才您讲到大学希望高中提供怎么样的学生,我想中小学也愿意提供这样的学生,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测试呢?除了高考这一条线以外,能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

浙江大学 罗卫东:凡是通过测试来选拔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我们在经济学上说的“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就是你重视什么,他就给你应付什么。这样就容易把这个经验唱歪。所以实际上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现在也不怎么稀缺了,从投入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可以有更多的包容性,更多的“冗余”来提供更公平、更多样性的教育。各种各样的选拔的那种机制,最好到后大学阶段,比如念研究生的时候,或者面对一些特别专门的、特殊的、重要的工作。

我不希望通过一般现代意义上的非常严格的选拔制度,来完成这样一个叫做素质的测定。因为现在素质教育,比如音乐、体育,一旦进行测试就又变成了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更重了。我想教育的“育”的理念要深入人心。无锡唐江澎校长在自己的学校里做一些改革,效果很好。他的学生参与选拔的成绩很好,但平时却能不让学生感觉到有非常严苛的测试压力。又如,浙大的学生中有很多加入文琴艺术团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加入乐团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更大的帮助。现在脑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其实你面对的任何知识问题不仅是个逻辑问题,它是一个意向性的问题,是一个兴趣问题。一旦把内在兴趣激活,很坚硬的逻辑问题都能够在这种强大的动力下被克服。行为科学也认为智力和道德情感不是两件事,是相关的;智力和美学趣味之间不是两件事,是相关的。所以当我们在强调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时候,你要知道硬碰硬直来直去地教,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激活他内在的兴趣,并且学和问之间进行互动,这个效果是不一样的。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反而是我们的部分中学老师还缺乏应有的能力来实施这种更灵活的教育,更宽容的教育。就像法官一样,教师是主持人的角色,这就要求老师有更加全面的素养,不仅在知识方面很扎实、知识面很宽,而且情商和实践智慧也更高。所以,即便就是国家采取非常严苛的考试选拔方式,我们在自己的系统内、机构内仍然可以有特别多选择,多样性地让孩子们达到目标。教育家和一般的教师不一样之处也就在这儿。

如果我们现在要造就教育家,是需要有担当的。这个担当表现在哪?哪怕高考成绩看起来不那么理想,我也能够坚持下去。这是检视一个校长内在力量的一个方面,这是微观的小的方面可以做的一个工作。谢谢言老师的提问。

文章来源:转载自“来英书院”公众号,首发于“明格之光”微信公众号


  • 评论列表

  • 当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时候,没人发现我溺水了。

    2024年06月19日 19:01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