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影响人生的必读书目

杰书网客 348 0

今天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知识,也是为了对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一个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品格的最佳途径…

在荧屏与网络普及的今天,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如何选择阅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表示:“今天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对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品格的最佳途径。”


101.webp

为何要阅读传统经典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能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我们该不该阅读经典?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赞成者占主流。

1925年,在孙伏园主笔的《京报副刊》上发出了“青年必读书十部”与“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征求启示,七十余位名流学者、三百多位青年应征答卷,并陆续在《京报副刊》上刊出。鲁迅认为,看中国书让人脱离人生,“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一观点在《京报副刊》上发表后引起很大争议,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梁启超则认为,中国经典是需要读的。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就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同时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大师唐文治也强调要读中国经典,他认为“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郭沫若早年时特别喜欢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但他不懂德语。学了三个月德语后,他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虽然郭沫若的德语并不是很好,但他翻译这本小说以后50年间没有人敢再翻译,这是因为郭沫若的文学功底非常好。鲁迅、郭沫若等作家之所以非常优秀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国民的购书与阅读情况

现在不仅年轻人,包括成年人,在读书上都遇到了问题。

首先,出版物与非出版物竞争激烈,有很多东西分割了我们的时间,比如电视、网络等。以前我们有时间可以看看书,现在可干的事情太多了,看电视、上网聊天、玩游戏。许多大学生很晚不睡觉而是上网。学生们上网基本上是不读书的,只是聊天、看电影、玩游戏。南京大学做了个调查,发现晚上12点到3点是学生上网的高峰期。网络对读书的冲击非常大。

传统出版物与新型出版物竞争激烈。所谓的传统出版物就是书籍,新型出版物包括电子书或网络刊物。现在还有手机出版物。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更方便,用手机可以玩游戏、动漫,还可以看电视。现在还不算普及的原因是费用比较高,但总有一天费用会降下来的,以后会机不离手。我们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将被占用。

有人做过调查,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读书的时间在减少,读书的人是递减的。以前读书主要在家里,现在在家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在图书馆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现象。

102.webp

如何精准的推荐书目

在今天网络普及的情况下阅读经典更有意义,但我们应如何选择?

早在唐代,推荐书目就很受青年士子们的欢迎。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推荐书目被后人称为“唐末士子读书目”。到了元代初年,学者程端礼把朱熹以来在书院、私塾教育中所创造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发展,写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朝国子监曾将该书颁布到郡县官学,成为学子读书的准绳,及至明清,该书目对书院及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到了20世纪,这些书目就更多了,但都有不同的观点。先来说说胡梁之争。胡适和梁启超对读哪些书存在争论,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和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推荐的书就大不相同。当时没有人开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这些书,只有胡适干了这个事。梁启超说这些书是下三滥的,怎么能给学生看呢?

上世纪四十年代,钱穆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开列了一个《文史书目举要》,1973年出版《中国史学名著》。他晚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时又提出七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需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于此前后,朱自清出版《经典常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这本小册子后来多次重印,具有广泛的影响。1947年,张舜徽先生在兰州大学为学生开列《初学求书简目》,此后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并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向学生推介一些常见的史学要籍。

推荐书目是有很大偏差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个人色彩很浓。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写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40种书》,发表后争议很大。五十年代,北京图书馆曾推出《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却不收《周易》《论语》等书。清华大学书目中推荐《读通鉴论》,但书目中却不收《资治通鉴》,不先读《资治通鉴》就读评论《资治通鉴》的书,怎么能读得懂呢?

推荐书目虽然有很大的偏差,有很大的主观性,但对刚入门的人来讲可以作个参考,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103.webp

哪些书是最重要的?

历代的思想家、学者有很多著作,成为今天我们很重要的财富,而一个人能读的书是有限的,所以要有选择地读书。

根据统计,中国经典有八类书是最受推崇的。

104.jpg


第一类是四书五经
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诗经》《论语》二书收录次数最多。自汉朝以来,两千余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政界、学界都有重大影响。近5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一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共有135种,《孟子》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117种,《诗经》出版的各种汉文版本有97种。

第二类是前四史与《资治通鉴》
除胡目外,各目均有收录,其中《史记》与《资治通鉴》二书收录次数最多。在传统史籍中,《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最受重视,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史记》的汉文版本达76种之多。

第三类是先秦诸子
各目均有收录,其中《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诸家收录次数最多。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各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123种、65种、32种、75种、65种。

第四类是其他子部书
被各目收录较多的书是:《论衡》《坛经》《颜氏家训》《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蔡尚思与三家大学书目收录,可见此书备受当前学界重视。

第五类是唐诗宋词
各目均有收录。1949年以前各目多收个人文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等人。1949年以后各目多收选本,如三家大学书目均收《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反映了大众读书的一个基本倾向。

第六类是其他诗文
以《楚辞》《文选》《陶渊明集》《世说新语》收录次数最多,宋代以后的诗文被推荐的较少。《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差不多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楚辞》的汉文版本达98种之多。

第七类是古典小说
1949年以前,除胡目之外,其他书目均不收录。1949年以后,大多数书目都推荐了古典小说。据一次对北京市民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对被调查者影响最大的中外书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五、第十,足可表明四大古典小说的影响力。近50年内,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分别为83种、87种、62种、113种。

第八类是其他书籍,以《说文解字》《左传》二书收录次数较多
1949年以前各书目重视推荐《说文解字》,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第一篇即为《说文解字》。1949年以后,这种治学传统的影响逐渐消失,《说文解字》不再受推荐者重视了。《左传》一书一直有着持久与广泛的影响。近50年间,据不完全统计,该书出版的汉文各种版本有75种之多。

据统计,中国著作排在前十名的是:《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

这十种书都是公元前的著作,最晚成书的《史记》距今也有2000余年了。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种珍古典、重基础的心理。

外国经典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莎士比亚作品、《圣经》、《对话录》(柏拉图)、《荷马史诗》、《物种起源》(达尔文)、《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红与黑》(司汤达)、《草叶集》(惠特曼)、《神曲》(但丁)。以上十种除《物种起源》外,都可以被看成是文学作品。

对于外国名著,中国推荐者与外国推荐者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莎士比亚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红与黑》(司汤达)、《神曲》(但丁)、《对话录》(柏拉图)、《荷马史诗》、《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社会契约论》(卢梭)、《浮士德》(歌德)、《高老头》(巴尔扎克)。

外国推荐者眼中的外国名著,排在前十名的是:《圣经》、莎士比亚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对话录》(柏拉图)、《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白鲸》(麦尔维尔)、《草叶集》(惠特曼)、《物种起源》(达尔文)、《荷马史诗》、《随笔集》(蒙田)。

以上两个目录,除莎士比亚作品与《对话录》两种相同外,其余8种都不同。中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没有美国人的书,外国推荐的十本书中有3本美国人作品。对法国人,中国推荐者更喜欢司汤达与巴尔扎克,外国推荐者则更喜欢蒙田。同是俄苏作家,中国推荐者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而外国推荐者则更看重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