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追风筝的人》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会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他总是愿意跟随在你的左右,甚至可以为你去做任何事情。
对于富家少爷阿米尔来讲,比他小一岁的仆人哈桑就是这样一个忠诚又善良的玩伴。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展开的,听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为卑微又善良的哈桑流下眼泪,也许会为胆小又懦弱的阿米尔感到愤怒羞耻,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个故事当中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有些过去犯下的错误,真的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和救赎。
01 童年时代:风筝是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
阿米尔出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里的富裕家庭,父亲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
哈桑则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阿里从小就陪伴在父亲左右,一直陪伴了四十多年,而他的儿子哈桑也同样从出生就陪伴在了阿米尔左右,与阿米尔亲密无间。
对于哈桑来讲,阿米尔是他唯一的朋友,是他生来第一个开口叫出名字的人。但对于阿米尔来讲,哈桑却只是一个没有人陪伴时才需要的玩伴,而且他并不能确定哈桑算不算他的朋友。
虽然是富家少爷,但阿米尔的性格却和勇猛刚毅的父亲截然不同,用他父亲的话来说,阿米尔过于怯懦,缺乏血性。仆人哈桑的性格里却有着一份不屈不挠的执拗,而且对待阿米尔,他几乎可以付出他的一切。
每次阿米尔在外面闯下祸事,回来都是哈桑替他顶罪,比如在与哈桑玩耍时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居家的狗、朝山羊掷石头等恶作剧被发现后,从来都由哈桑来背负,并且认为理所当然。每次遇到有人欺负他们,也都是哈桑挺身而出,站在阿米尔的前面做出保护少爷的姿态,尽管他自己也常常被吓得哆哆嗦嗦。
阿米尔的父亲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有着放荡不羁的性格,所以他对于儿子唯唯诺诺的样子总是感到不满。在阿米尔的眼里,父亲似乎总是特别偏向哈桑,时不时地总会夸赞哈桑,而且无论是去哪里,都会让自己叫上哈桑一起。仿佛哈桑才是父亲的儿子,而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儿子却总是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和赞扬。于是,阿米尔总会想方设法地引起父亲的注意。
有一次,父亲带着阿米尔去看世界杯足球赛。为了激起阿米尔对足球的热情,父亲替他报名参加了球队。但生来更喜欢文学和写作的阿米尔压根儿对足球一点天赋和兴趣也没有,但为了不让父亲失望,他迈着瘦弱的双腿跌跌撞撞地在球场上奔跑,声嘶力竭。他朝着队友高声大喊:“传给我,传给我!”队友却对她视而不见。
父亲发现阿米尔并没有任何运动天分后,又希望把他变成一个热情的观众。于是,每逢有足球赛事时,阿米尔就大喊大叫,每逢他们的球队遭到判罚时,就咒骂裁判。但父亲还是看出了阿米尔的一切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努力装出来的,只要放弃病接受了这个悲惨的事实:他的儿子不仅不喜欢足球,连当个观众也心不在焉。
有一次过新年,父亲带着阿米尔去看一年一度的比武竞赛。过于血腥的场面吓得阿米尔放声大哭。回家的路上,父亲一路沉默不语,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那天夜里,阿米尔路过父亲的书房,听到了父亲和他的好朋友拉辛汗的对话。
拉辛汗认为阿米尔只要身体健康就好,作为父亲不能总是希望孩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父亲却认为阿米尔身上缺乏卑劣的性格,过于懦弱,别人欺负他时不敢还手,反而总是哈桑替他出头,一个保护不了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言语之间,都充满了对阿米尔的失望。
阿米尔虽然没有运动天赋,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早早地表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
阿米尔喜欢读书,也经常会给不识字的哈桑讲故事,每次哈桑都会表现得饶有兴趣。1973年7月的某天,阿米尔跟哈桑开了一个玩笑。他翻看着书,假装在给哈桑讲书上的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却是随机编了一个跟那本书毫无关系的故事。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哈桑听完之后竟然拍手叫好,连连称赞。而这一小小的举动,就像一把打开宝藏之门的钥匙一样,开启了阿米尔的文学创造之路。
当天晚上,阿米尔花了半个小时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入夜之后,阿米尔拿给了正在和好友拉辛汗聊天喝酒的父亲,但父亲只是问了一句他拿的是什么,并没有表现出要看一看的兴趣。那一刻,阿米尔觉得大概是自己这辈子最漫长的一分钟。反而是拉辛汗微笑着说:“可以让我看一下吗?亲爱的埃米尔?我会很高兴能读你写的故事。”
而父亲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自己“亲爱的”。
父亲的漠不关心让阿米尔不知所措,而拉辛汗的肯定与赞扬则在年幼的阿米尔心里为那棵刚刚萌芽的文学小树夯实了成长的土壤。
晚上,阿米尔把自己新创作的小说讲给了哈桑。哈桑却指出了小说里的破绽之处。在芸芸众生中,唯独目不识丁、连字都不会写的哈桑教给了阿米尔在写作方面的陷阱之一:情节破绽。
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大概是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心理,他们不会直接表达,却通常会在一些小事情上下足了功夫,并不露声色地展现给父亲。
但大多数父亲往往并不能认识到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初的一句表扬或批判的一句话,甚至是表现出来的一个肯定或漠不关心的眼神,都会影响孩子的整整一生。
02 少年时代:风筝是阿米尔对哈桑的亏欠
阿米尔等到了一个可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机会。
每年冬天,喀布尔的各个城区都会举办风筝比赛,这也是这个寒冷季节里最令人振奋的时候。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也就是擅长用自己的风筝割断别人的风筝线;哈桑则是杰出的“追风筝的人”,当地的传统是被割断线的风筝归追到他的人所有,而哈桑总是能在不抬头看天上掉落的风筝的情况下,就可以跑到风筝最终坠落的地方提前等候。
阿米尔和哈桑经常自己制作风筝。他们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到市场上买来竹子、胶水、线、纸,每天花几个小时,打造风筝的骨架,裁剪可以让风筝飞得更加灵动的薄棉纸。他们还要在风筝线上大下功夫,把五百英尺的线放进一桶混有玻璃渣子的胶水里,接着把线挂在树上,让它风干。
但事实证明,阿米尔和哈桑自己动手造的风筝还是不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于是,阿米尔的父亲便开车带着两个孩子去店里买风筝,在买风筝的时候,父亲并没有任何偏向,给阿米尔买什么样的风筝,也会给哈桑买什么样的,在数量上同样如此。
阿米尔却希望父亲别给哈桑买,他希望父亲最疼爱的是自己。
1975年的冬天,风筝大赛开始了。
这一天,天空里飞上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大街小巷里都是风筝斗士,他们手里的风筝线时而猛拉,时而速放,目不转睛地盯着天空,试图占据好的位置,从而割断对手们的风筝线。
每个斗风筝的人都会有一个助手在身边,帮忙收放风筝线。阿米尔的助手就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哈桑。
对于斗风筝的人,最大的荣誉是存活到最后,赢得风筝大赛的第一名。而对于追风筝的人,最大的奖励则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通常会把它挂到壁炉架下,供客人欣赏。
阿米尔果然不负众望,在哈桑和众人的加油助威之下,最终割断了另外一个骁勇善战的风筝斗士的风筝线。父亲站在屋顶的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那一刻,阿米尔觉得是自己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父亲在给他加油庆祝,父亲在以他为荣。
接下来的任务就交到了哈桑手里,那就是跑过去把第二名的风筝捡回来。
阿米尔冲哈桑大喊:“哈桑,把它带回来!”
哈桑停下来转身对阿米尔喊出了那句感动了无数人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是的,如果有一个人可以为阿米尔毫无条件地做任何事情、任何付出、任何牺牲的话,那就只有哈桑了。
那是阿米尔最后一次看到哈桑追风筝。
哈桑在捡回风筝的途中,被经常欺负他和阿米尔的小混混阿塞夫围堵在的死胡同里。
接下来,就发生了让阿米尔此生都活在莫大的自责和悔恨中的事情。
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战利品,死活不肯交出风筝。阿塞夫则在两个小喽喽的帮助下,强暴了哈桑。惶恐万分的阿米尔在那一刻并没有选择为哈桑挺身而出,而是仓皇逃走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逃走,哈桑和阿塞夫都看到了。
回来之后的哈桑并没有表现出对阿米尔的任何怨恨,他身体流着血,一瘸一拐地从胡同里走了出来,平静地把风筝交到了阿米尔手里。
从那一刻开始,阿米尔和哈桑深厚的友谊便出现了此生再难修复的裂痕。
风筝事件之后,阿米尔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和认可,但他却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喜悦与幸福,与之相反,内心里感受到的是巨大的空洞,仿佛少了什么东西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哈桑很少出来,大部分时间选择待在屋里睡觉。阿米尔也在刻意躲着与哈桑的见面,因为每次看到哈桑,他就会想到哈桑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这一切,这让他痛苦万分。
终于有一天,阿米尔决定让哈桑彻底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他把父亲送给自己的手表藏到了哈桑的床铺下,并到父亲那里栽赃哈桑偷了他的手表。
父亲把哈桑和他的父亲阿里叫了进来。
他问哈桑是否偷了阿米尔的手表。
让阿米尔万万没想到的是,直到此时此刻,哈桑还是选择了保护他。
他看了一眼阿米尔,点了点头,说是他偷了手表。
阿里提出了要和哈桑离开这里。父亲则表现出了让阿米尔吃惊的愤怒,父亲说他不会让他们离开,阿里不能,哈桑也不能。他并没有责怪哈桑,希望阿里和哈桑留下来。
但阿里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阿米尔得偿所愿,以卑鄙下流的方式赶走了那个曾经对他说过“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
只是让阿米尔没想到的是,这一别,也成了他和哈桑的永别。
03 不惑之年:风筝是阿米尔对过往的救赎
时间来到1979年,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战火四起,阿米尔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开始了大变天。
1981年,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往巴基斯坦白沙瓦,把家留给了拉辛汗照看。随后,父子二人又迁到了美国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居住。
在这里,阿米尔读完了高中,并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当了作家。
在圣何塞的跳蚤市场认识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一个将军塔赫里的女儿索拉雅,并和她结了婚。
父亲在此期间罹患肺癌最终去世,阿米尔和索拉雅搬到了旧金山。他们一直都想要一个孩子,但始终未能如愿。
2001年,阿米尔接到了拉辛汗在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彼时的拉辛汗也得了绝症,走到了人生的末段。在电话里,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去一趟巴基斯坦,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见到了年迈的拉辛汗后激动不已,并把自己的小说作品给到了拉辛汗,拉辛汗甚是感动。
在这里,拉辛汗告诉了阿米尔一个惊天的秘密:哈桑其实不是阿里的儿子,而是父亲的私生子,也就是说哈桑并不是自己的仆人,而是他的亲兄弟。
人生总有一些事情的,当你想要去补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资格和机会。
当年在阿米尔父子走后,拉辛汗找回来了哈桑和他的妻子,他们一起回到了喀布尔管理阿米尔家的大房子,哈桑还和他的妻子生下了儿子索拉博。
1996年,塔利班占领了喀布尔,强占了阿米尔家的房子,他们要求哈桑和他的家人离开。哈桑不肯,他们就开枪打死了他和他的妻子。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
而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则成为了阿米尔救赎自己当年所犯过错的最后机会。
阿米尔在出租车司机法里德的帮助下回到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在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孤儿院之后,发现索拉博已经被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而这个头目会出现足球赛上。
阿米尔在球赛中约了这个头目,并在之后其住所见到了他。原来这个塔利班头目就是阿塞夫。阿塞夫在被苏联人扶植的共产党政权的监狱中受尽折磨之后加入塔利班,和苏军作战,成了一个头目。索拉博已经成了一个性侵犯的舞童。
阿米尔冒死找到了阿塞夫,并和阿塞夫见了面。
阿塞夫从见到阿米尔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出了他。
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和他先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在让身边的手下退出房间之后,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搏击经验的阿米尔,但不料索拉博用形影不离的弹弓打瞎了其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这才趁机逃出。
在经历了一路的险境之后,阿米尔终于带着索拉博回到了美国。
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
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在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
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阿米尔救下了哈桑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侄子索拉博,最终实现了一次最重要的灵魂救赎。
人生于世,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可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却寥寥无几。
阿米尔无疑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哈桑,在善良朴实的哈桑眼里,没有等级区分,没有种族歧视,他的眼里只有阿米尔,那个可以让他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一切的唯一朋友。
我们同样会遇到很多个可以决定人生走向的重大抉择时刻,选择不同,就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等待我们的可能是喜剧,但也可能是悲剧。
希望在每一个这样的重要抉择面前,我们能遵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公正,让放风筝的人和追风筝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