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一九八四》: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杰书网客 188 0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一九八四》简介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2015年11月,该作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人物介绍

温斯顿·史密斯

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工作。有独立思考精神,对所处社会怀疑。

裘莉娅

和温斯顿同样为在真理部工作的外围党员,违反禁令和温斯顿幽会。

奥勃良

一位核心党员,他以反抗组织的名义接近温斯顿,后在友爱部对温斯顿进行了拷打和洗脑。

反极权社会

在这部作品中,奥维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极权主义的本质。

《一九八四》中,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温斯顿的心理及语言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民众麻木心理的“恨铁不成钢”愤懑,仿佛大洋国的所有人只有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所深处的社会的罪恶嘴脸,其他人却都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作者的文字间总流露着一种对极权统治,对乌托邦理想的讽刺,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其中的斗争过程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小说中一系列的精辟的语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自由即奴役”、“正统思想就是没有意识”等等,充分表达作者内心思想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主人公温斯顿与裘利亚的地下爱情,虽然没能经受住严刑的拷打,但这爱情绽放的火光给予我们以人性向善的美好希望,温斯顿与裘利亚的爱情失败了,但他们毕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曾经绽放过,可以想见,未来的类似的爱情终将绽放并结出硕果。

存在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个体在存在中所进行的反抗能够证实个体存在,实现个体价值。但是在奥威尔眼中,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小说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敢于向极权统治当局发出挑战的反抗者,他对大洋国当局的所有一切都进行了嘲讽,他试图通过了解过去、寻获爱情和参加兄弟党等行动发起反抗,以此来证明自己还活着。但这一切在奥威尔眼中都显得那般荒谬,他想要了解的过去早已经被统治者改得面目全非,他所寻求的爱情也在老鼠的疯咬下变得苍白无力,而他的盟友也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正统民众。温斯顿的所有反抗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对反抗行为的赞赏,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奥威尔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嘲讽,因为奥威尔清楚地知道,温斯顿越是反抗,就越接近死亡。奥威尔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是荒诞的,但人们却毫无办法,只能在悲观绝望的境遇中对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热讽,对荒诞加以强烈否定,而这恰是小说《一九八四》的价值核心所在。

作者介绍

乔治•奥威尔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参加左翼组织。1939年,二战爆发,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出版。

1949年,《一九八四》问世,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作品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

1950年,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标签: #热销图书 #精品图书 #经典图书 #必读书目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