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叶航教授编写《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杰书网客 461 0

s29405308.jpg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总产出

二、分析与思考

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GDP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

1,解:Y = C + I + G + NX

       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NP= GNP-折旧

       NNP=16000-500=15500      

    NI= NNP-间接税

NI=15500-2000=13500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

       PI=13500+500=14000

       DPI=PI-个人所得税

       DPI=14000-(3000-2000)=13000

 

 

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

二、分析与思考

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质,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以价格作为消费配置的依据。

2,会。自发性消费即居民个人或家庭在收入为零时仍会进行的消费,与收入水平无关。但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自发性消费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当城市居民去了大沙漠生活,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本来在城市的自发性消费如衣服、粮食等,因为沙漠资源贫瘠,不能得到相应商品,于是自发性消费就会发生变化。

3,d_c/d_Y大于0表示消费函数的导数大于零,因此消费C为收入Y的增函数,即收入增加消费会增加,与人们的经验相符。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

4a是自发性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基于人们的经验,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增加,但增加额不会超过收入的增加额,所以0<b<1

5,非线性消费曲线凹向横轴是因为YC的二阶导数小于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6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凯恩斯认为这是人们的天性,由此决定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MPC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所以平均消费倾向有递减趋势。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递减倾向,因为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固定为一常数。

7,因为收入增加后,消费也会增加,但不会超出收入增加量。平均消费倾向也在01之间,因为消费不可能超出收入。

8,因为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所以储蓄就是收入减去消费剩余的部分。假设给定一个消费函数C=f(Y),则储蓄函数就是S=Y-f(Y)

9,非线性储蓄函数凸向横轴是因为储蓄对收入的二阶导数大于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10MPC+MPS=1cfa419755ccfd91a4e1696ead499f495.png,即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1

11,因为区分投资和净投资意义不大,所以假定折旧为零。如果折旧不为零,则总供求与总需求中的I将减少,因为净投资=投资—折旧。

12,因为存货占用企业资金,存货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并不是当期消费的。存货中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其规模会直接影响厂商的投资决策。如果本期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过大,对厂商来说就意味着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这是一个缩减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信号。

13,首先,证券投资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没有产生新的资本。它要么是现有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要么是虚拟资本的交易。其次,这类投资的目的一般不是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而是注重资产的短期升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买卖之间的差价。在一个社会货币投放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性投资和投机性投资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居民购买大量证券,则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就少,从而影响宏观经济。

14,d_I/d_r小于0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两者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与人们的实践相符。

15d3aeead2d7b8ec468007454be8170c0f.png

16,其经济学含义是如果利率水平不变,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投资量变动。原因主要有厂商预期变化,风险偏好不同,政府投资量变动等。

17,根据厂商实际投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厂商首先投资收益较高的项目,资金变大时投资收益次之的项目,所以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另外,在竞争的市场中,一旦某种产品的生产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许多厂商都会增加对该部门的投资,结果使该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的降低。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详见P54。随着投资规模扩大,MEI不会趋于无限小,因为当投资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时,投资者就会停止投资,即投资收益最终趋向于银行利率。

 

第三章  货币流通

二、分析与思考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之前理论的区别在于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引入了他的分析框架。这一因素在之前的货币理论中都是被忽略的,其原因在于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投机活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2,如果利率低到一个可以令人忽略的地步,投资者宁可把所有的货币持有在手,以保持货币的充分流动,以备在投机市场上获取高额回报,这时流动性陷阱就产生了。货币需求处于流动性陷阱时,会出现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无穷大的情况。

3,L1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和,是总产出的增函数。L2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假设L=KY-hr,则货币需求曲线应该是如下形状:


其中垂直于横轴的部分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因为它不是总产出的函数,所以平行于纵轴。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L1,表示与总产出呈同方向变化。

db4860aed589be6eedc4c8f4e46526f4.png

4,对。因为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给机制与一般商品无太大区别。作为货币的贵金属首先是一种稀缺性的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它具有一条U型的边际成本曲线。对每一个提供货币的人来说,需求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货币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只有在边际成本曲线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部分时才会提供金属货币。所以题目中的话正确。

5,对每一个货币供给者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供货币的人是价格接受者。对整个货币市场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因为金属货币和一般商品一样,满足供求定理,即价格升高,需求量减少。

6,不对。因为现代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包括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而且存款货币占其中的大部分。

7,因为有货币供给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在收到存款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剩下的存款可以贷出。贷出的货币又被厂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进行下去,可以产生多于现金存款规模的货币。

8,因为货币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当初始存款增加时,货币供给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扩张;反之,当初始存款减少时,货币供给同样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收缩。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好,则会面临债务危机,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降低危机风险,国家的中央银行会制定法定准备金率。

9,因为在现代货币制度下,M=H*(1/r),其中的基础货币投放量H和法定准备金率r都由中央银行控制,所以这时货币供给是一个独立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量。

10,因为货币供给由政府控制,而货币需求是关于利率的函数。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控制了均衡时的货币需求量,从而控制了利率水平。

 

三、计算

86f736dc01ef4201a962eb8ec6febb4d.png

 

第四章  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二、分析与思考

1,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均衡是经济运行最一般的规律。无论是一般商品还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或劳动力,只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水平,供求之间总是能够取得均衡的。商品、货币或劳动力供大于求只是市场由不均衡向均衡过度的暂时状态。凯恩斯主义认为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的规模决定,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率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社会常处于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导致大量失业。

2,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总产出是指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格总和。两者都是衡量产出的量,区别在于有效需求是指均衡时的产量,而总产出并不包含这一含义。

3,错误。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但充分就业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资源、包括人口资源的状况等因素。

4,错误。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但是在充分就业时,仍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

5,因为收入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取得,体现了总供给。而支出是因为消费产品或劳务,体现了需求。

6,企业的利润将用于之后的投资,被纳入到投资需求中。

7,从总产出核算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当期的投资与储蓄总是相等的。因为投资中包含着存货投资,尤其是非意愿存货投资。而投资与储蓄不等,是从动态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

8,第一章与第四章的总支出、总收入公式都对总产出和总需求进行了衡量。不同的是,第一章中的总支出和总收入都是指本国国内的产出与需求,不考虑外国的产出和需求。而第四章中的总支出包括了外国的产出和需求。

9,当G和X处于左边时,只能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它们处于右边时,可以发现政府的财政活动以及外贸顺差可以对宏观经济起调节作用。

10,不完全一样。政府购买的影响是短期的,而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是消费者或企业的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决定的,有长期影响。

11,相对动态模型通过计算乘数来表现投资或消费变动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似乎这种效应是一次实现的。而动态模型表明这个影响是通过一连串动态变化逐步实现的。

12,总供给曲线是产出与价格的曲线,其斜率表示产出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其斜率不出现在乘数中,对乘数效应影响不大。

13,有效需求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将引起有效需求多倍的扩张或收缩。

14,不是。有效需求不足与劳动力增长速度有关,不一定意味着有效需求不平衡。

15,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陷阱。不一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是有效需求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造成的,与社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有关。

16,不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应用于短期。在长期中,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会保持平稳。

17,不会刚好抵消,因为税收乘数和投资乘数不相等。

18,不是。政府投资是宏观调控的手段,而私人投资则是私人根据经济环境做出的投资决策。

19,可以。根据税收乘数比较,两者对最终消费作用刚好抵消。

20,定额税的税收乘数比比例税大,从而定额税对最终需求的影响要大些。

三、计算

aec27a1f54874e0681ee698560b780c4.png

 

第五章  IS-LM模型

二、分析与思考

1,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把利率水平看作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IS-LM模型把利率水平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引入,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统一的均衡模型。

2,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是为了弥补该模型的逻辑误区,使其更科学。

3,I = S  (1)

I = α-βr    (2)

S = -a+(1-b)Y  (3)

  把(2)式与(3)式代入(1)式, 经整理有:

r = (a+α)/β- [(1-b)/β]Y      (4)

  若令(a+α)/β等于A,(1-b)/β等于B,则有:

r = A-BY       (5)

IS曲线的经济意义:1,对宏观经济来说,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2,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

4,IS曲线的右边表示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趋势是利率水平下降,总产出水平减少。

5,IS曲线的左边表示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储蓄规模小于投资规模。趋势是利率水平上升,总产出水平上升。

6,利率水平没有发生变化时,由一个外生经济变量的冲击导致总产出的增加或减少。

7,IS曲线发生旋转是因为斜率发生变化,即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或投资系数发生变化。

8,L=M            (1)

L=kY–hr       (2)

  P代表物价水平,则实际货币供应量m与名义货币供应量M的关系为:m=M/P或M=Pm。如果P=1,则有:

M=m           (3)

  把(2)式与(3)式分别代入(1)式,经整理有:

r=-m/h+k/hY     (4)

  若令 -m/h=E,k/h=F,则有:

r=E+FY         (5)

LM曲线的经济含义是:1,对宏观经济来说,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2,处于LM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

9,在LM的右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有利率上升和总产出水平减少的趋势。

10,在LM的左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有利率下降和总产出水平增加的趋势。

11,曲线水平移动是指利率水平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外生经济变量的冲击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增加或减少。

12,曲线发生旋转意味着LM曲线斜率发生变动,即总产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决定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性货币需求的系数K,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系数h。

13,不是。因为社会的宏观经济可能不均衡。只有达到均衡状态时,利率水平和产出水平在给定IS,LM曲线下才是唯一的。

14,当某位点在IS曲线而不在LM曲线上或者在LM曲线而不在IS曲线上时,出现一个市场均衡,另一个市场不均衡的状况。主要有四种情况:

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供大于求;

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求大于供。

15,当某位点不在IS曲线上也不在LM曲线上时两个市场都不均衡。主要有四种情况:

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求大于供;

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供大于求。

16,这种经济状态表示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发展趋势可能是先沿对角线收缩到LM曲线上,再沿LM曲线恢复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

17,这种经济状态时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发展趋势可能是先沿对角线收缩到IS曲线上,再沿IS曲线恢复到均衡状态。

18,这种经济状态商品市场求大于供,货币市场求大于供。政府可以采取增加货币发放来帮助恢复均衡。

 

三、计算

afd281718ead4c8691a22382a660ede9.png124809f03ac1ddf1ced90dc772ef44ad.png 

第六章       AD-AS模型

一、分析与思考

1,总需求曲线表示全社会总需求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与微观中的需求曲线的区别是:需求曲线简单地反映需求法则,而总需求曲线反映物价水平——实际货币供给——利率水平——投资水平——收入水平变动这样一个复杂迂回的传导机制。

2AD曲线水平移动的经济含义是指物价水平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化使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或两条曲线同时移动导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原因来自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变动。

3AD曲线旋转意味着AD曲线斜率的变动,经济含义是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原因是参数以及M数值的变化。

4,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区别是:生产者所提供的茶农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产量这样一个迂回而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体现供给法则。

5,劳动市场的均衡状态和总生产函数的变动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位移。

6,当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时,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

7,当经济状态不是在ADAS相交的点位时,三个市场没有达到同时均衡。

 

 

二、计算

1,第136页,计算题第一题中“假定消费C=1000+0.8Yd”改为“假定消费C=100+0.8Yd”。

 

1)根据给出的IS ,LM方程,可以解出:

      100%  ,均衡时,Y=950r=10

      120%  ,均衡时,  Y=875,  r=12.5

      150% , 均衡时,   Y=800r=15

2 

3P不变,M减少后,AD曲线将向左移动。

4 经过推导得出

 bd4a54261cdb2741e0bc71e6c0952fcd.png

73db083cc111ca95076168863c80ef69.png

3)当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时,价格水平变动后没导致实际工资变动,此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当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时,当名义工资增加时就导致劳动供给量增加从而导致总产出增加,这时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

 

第七章 通货膨胀

二、分析与思考

1,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2,第一个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第二个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久的上升,高价格不一定是由于通货膨胀。

4,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5,应该促进社会上生产要素的流动。

6,实际利率约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短期而言如果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而名义利率不上升,那么实际利率则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比率小于名义利率的上升比率那么实际利率上升,实际利率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者变动的大小。从长期而言,人们对通货膨胀率有预期,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而名义利率上升幅度不大,那么实际利率这下降,如果人们预期两者的上升速率相同,则实际利率没有变化。

7,菲利普斯研究了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变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改进,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涨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假定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就有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从而可以从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增加时失业率将降低。

 

三.计算

c7b940293348bf1eb3dade78dc0f988d.png

4)如果名义工资变动率和物价水平变动率一样,则实际工资没有变化。

                          

第八章  经济增长

 

一、分析与思考

1,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当资本-产量比是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有的资本产量比V_r时,使企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即G_w=S/V_r。而实际增长率是指当v是资本实际变化量与产出实际变化量比率时的收入增长率。两者不一定相等。两者背离时,比如一旦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的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就会少于企业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订货,增加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从而导致累积性周期波动。

2,因为自然增长率等于n,为人口增长率。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所以它是最大的增长率。

3,因为哈罗德模型以凯恩斯提出的I=S均衡条件为基础进行推导,提出只有实现投资=储蓄,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活动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会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而在哈罗德模型中,一旦偏离就不能回到均衡路径上。根本的区别是哈罗德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不能代替的,而新古典模型假定两者可以相互替代。

5,我认为其中一个缺陷是假定储蓄率是外生给定不变的。现实中这一假定不一定满足。

6,含义是:如果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每个人的消费就会达到最大。

7,第一种类型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西方国家怎样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通过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第二种类型是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成果,同丰富的数量资料结合起来,对一个国家的增长过程进行经验研究。

第三种类型是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

第四种类型是建立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完全抽象的纯理论分析。

第五种类型是从制度变化的角度去解释经济增长。

 

二、计算

a6e682ee3ef199bd6ce0e11d7e067693.png

求得全要素增长率=2.4%

21%*0.3=0.3%  产出的增长率上升0.3%

31%*0.7=0.7%  产出的增长率上升0.7%

 

第九章  经济周期

一、分析与思考

1,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的正常形态,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向新均衡的过渡。创新为企业带来利润,由少数人推动,成功后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扩大需求,于是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需求减少,于是经济衰退。在繁荣与衰退之间,还存在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

2,现代经济周期的特征:(1)是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2)是总体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波动。(3)由繁荣、萧条、衰退、复苏四个阶段组成。(4)每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一致。

3,短期的总需求方面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投资或净出口的突然下降,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因为价格不能及时调整,导致总产出减少,经济出现衰退。随着价格的下降,经济逐步恢复。

短期的总供给方面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潜在产出水平不会变动,从而总供给曲线不变动,这时价格水平的突然变动(如上升),导致需求大幅度的变动(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过热或衰退。在下一年里的价格水平变动将使经济恢复。

4,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收入变动而波动,反过来影响并加剧收入变动,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存货投资:如果实际投资小于意愿存货投资,则会增加生产从而增加收入。若实际销量低于预期值,则存货投资减少,生产下降。这样就促使经济周期的产生。

5,加速原理的含义:(1)投资并不是产量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2)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的变动率。(3)要想使投资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按一定比率持续增长。(4)加速的含义是双重的,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但当产量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具备的条件是:没有闲置生产设备。

6,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都探讨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结合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产生。区别是乘数原理认为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收入一定比率的增加,而加速原理认为收入的增加也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7,经济波动有上限是因为受到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程度的限制。经济波动有下限是以为内受到负投资和加速原理作用的局限性(指在没有闲置设备时加速原理才起作用)的影响。

 

三、计算

b45450dd626d56047ef6de72f9fe0d85.png

2

年份

收入

资本量

重置投资

净投资I

总投资K

T

1000

1800

200

0

200

T+1

1120

2040

200

240

440

T+2

1180

2160

200

120

320

T+3

1150

2100

200

—60

140

计算t+1期的净投资与总投资。

收入比t期增加120亿元,所以投资增加2*120240亿元。即第t+1期净投资是240元。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440

其他几期类似方法,答案如上表所示。

 

第十章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一、分析与思考

1,是,当国民产出水平下降时,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量要小于总体产出减少量。而当税率越高时,可支配收入减少量越少。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形势制定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就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买进实际上是发行货币,卖出实际上是回笼货币。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灵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进而影响利率的工具。

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影响货币量去影响利率,进而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

7,公债是财政政策工具之一,公债发行可以筹集财政资金也可以通过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于公债累积问题,可以看到公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总体上是一致的,只要政府存在,公债就不会给债权人带来危险,发行公债是为了克服萧条和增加收入,只要收入增加,公债还本付息不是困难的事。

 

二、计算

3c104c25fb27c53b3fc87562d8e85a83.png

(2) Y=C+I+G  其中G=80

整理之后得到的IS方程是 Y=1100-50r

题中给出的LM方程为Y=500+25r

解得Y=700 ,r=8, C=560 , I=60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调控效应

一、 分析与思考

1, 因为乘数理论基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利率是外生给定的,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利率水平的因素。而在IS-LM模型中引入了利率变量,这个变量的引入使得财政政策的效应不同。

2, 错。LM曲线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说明其斜率越小,这时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因为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3, 如果LM曲线呈水平状,则此时财政政策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财政政策不会引起利率变动,没有挤出效应。

4, 如果IS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失效,这时没有产出效应。

483135f65635a9947e864d2991081117.png

7c246ddf270ea21ef1694f6871eb752a.png

7, 应该采用政府投资的政策工具。因为政府投资涉及的领域是公共产品领域,可以调节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8, IS曲线水平时,货币政策效果最好。因为这时货币政策实施不会引起利率变动,政策效果越明显。

9,当IS曲线垂直状态时,货币政策没有效果。因为这时利率变动剧烈,只有挤出效应没有产出效应。

10LM曲线为水平状态时,货币政策没有效果。

11,当LM曲线为垂直状态时,货币政策效果最明显。

12,对。IS曲线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即IS曲线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这时货币政策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13,错。LM曲线对利率变动反映越敏感,即LM曲线斜率越小。这时,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14IS曲线的斜率是(1-b)/β,边际消费倾向稳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投资系数β。当b不变,投资系数β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β越大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私人投资的反应就越积极,相应产出效应就越大。

15LM曲线的斜率即k/h,当h不变,交易性货币需求系数k越小,LM曲线的斜率越小,k越小意味着社会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私人投资的反应就越不积极,相应的产出效应就越小。k 不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h越大,LM曲线斜率越小,h越大意味着投机市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当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水平下降时,投机市场吸纳的货币资金就越多,从而加大挤出效应,削弱了产出效应。

 

二、 计算

10ad0944fe61054d47d07742fd86ba50.png

715f1c444ee17122a4e316473e53f4f8.png

f560dda63b95e3a345efa11f92fc464a.png

   要使得均衡产出为2500 ,则有多种政策组合,即有不同的g m组合使其达到政策效果。但如果要保持利率原来的水平不变,则可以解出g=m=100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调控技术

一、 分析与思考

1, LM曲线在利率水平的低位区呈水平状态以及高位区呈垂直状态是由货币需求的性质决定的。在利率水平的低位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此LM曲线的斜率趋于零。在利率水平的高位区投机性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小,此时斜率趋于无穷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不同的区间有不同的选择。

2, 因为在通货膨胀时,利率会在高位区,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而在经济衰退,利率在低位区,财政政策效果更明显。

3, 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4, 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同时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5, 不确定。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利率上升,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下降。最后利率的升降,要看两种政策力度的比较。

6,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以及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组合使得产出结果不确定。因为两种政策作用的结果反向。

7, 渐进主义的调控指那些调控力度较小而调控时间较长的调控方式,而冷火鸡式的调控是指那些调控力度较大而调控时间较短的调控方式。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用不同的调控方式。两种调控方式各有优缺点。

8, 调控时机不当将会加大经济的波动。需要政府能够科学地判断宏观经济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另外可以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提高效率等办法缩减时滞。

9, 见本章最后一节内容。

10, 略。

 

二、 计算

1,(1)采用渐进的经济调控方式,采用力度较小紧缩的经济政策。每年通货膨胀率下降1% ,则根据通胀模型算出每年采用紧缩经济政策使得实际产出水平为112.5

 

2)采用“冷火鸡”式的调控方式,采用力度较大的紧缩经济政策。每年通货膨胀率下降2% 。则根据通胀模型算出每年控制实际产出水平为75.

 

3)前两年每年降低通胀率3% ,要求每年采用紧缩经济政策控制产出水平在37.5

   后两年每年降低通胀率2% ,要求第三年采用扩张经济政策控制产出水平在75。第四年维持75的产出水平。

 

第十三章 新古典综合派

一、 分析与思考

1, 在凯恩斯发表《通论》后,经济学界出现“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结合。1948年萨缪尔森编写的教科书《经济学》第一次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2,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是混合经济理论,均衡分析,平等和效率论。

3,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接受以45°线和IS-LM分析为基础的总需求曲线,即在总需求方面采用凯恩斯主义观点;而是承认反L型的总供给曲线,即接受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总供给曲线;三是把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结合起来分析失业与通胀的关系。

4,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时期,因此,其政策主张是以扩张为基调的,主张实行赤字财政,实现充分就业。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汉森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处于危机时期,而是时而繁荣,时而萧条。基于这些人士,汉森等人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了克服20世纪50年代的“艾森豪威尔停滞”,1960年肯尼迪上台后,作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的海勒在托宾的赞助下提出了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重重,它所要解决的已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问题,而是要同时达到几项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平等。因此,仅仅执行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不够,必须采用多种政策来达到多项政策目标。

 

                         第十四章 货币学派

一、 分析与思考

1, 新货币数量论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的货币数量论而言的。新货币数量论最先由弗里德曼提出,并给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函数表明影响个人事迹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恒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当作由制度决定了的一个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则把它当作有限的、可观察的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货币学派在维持传统货币数量论关于V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量的同时,又认为V在短期中可以做出轻微的波动。弗里德曼还从货币不仅是债券,而且是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相近替代物的角度出发,否定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利息率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由于投机的作用而极不稳定的观点。

2, 弗里德曼的自然率假说,有以下几个结论:在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但是,必须以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在长期中,这种政策不会成功,因为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随着上述货币政策的执行而向右上方移动之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3, 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就业量、实际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4, 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指弗里德曼的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出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主张。

5,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有:(1)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2)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3)提倡“收入指数化”。(4)实行负所得税制度。(5)提倡浮动汇率制。

 

                第十五章  供给学派

一、 分析与思考

1, 萨伊定律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能够创造出自己的需求。根据这一定律,经济根本不会发生严重的购买力不足的情况,因为市场能够调节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凯恩斯定理认为需求能够创造自己的供给。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不可能经常达到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充分就业,而大量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而是有效需求决定了供给、产量和就业量。

2, 拉弗曲线是反映税收收入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其含义是当税率在达到峰顶时,税收收入是随着税率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当税率超过这个值时,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增加而减少。

3, 供给学派归纳了边际税率的三个基本命题:(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降低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提高资本存量。(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还有可能按相反的方向变化。

4, 供给学派揭露了美国经济失去活力的若干原因,指出了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许多严重后果,强调了增加供给的重要性,这些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供给学派完全承袭与凯恩斯定律对立的萨伊定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增加供给,确实错误的。

 

              第十六章  理性预期学派

一、 分析与思考

1, 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充分掌握可能获得的有用信息的情况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或公式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不同于适应性预期假说之处在于,它考虑到形成预期时所有可获得的有用信息,并且把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建立在微观分析基本前提上,从而克服了适应性预期假说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内在的逻辑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特点。

2, 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理性预期假说,自然率假说,和李嘉图等价定理。以此来否定凯恩斯主义。

3, 传统总供给曲线是在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定下得到的,传统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总产出之上的垂直线。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决定实际工资大小时,劳动供给方面所依据的价格和劳动需求方面所依据的价格并不一定相同。厂商用实际存在的价格水平去计算实际工资,而劳动者只能用预期的价格水平来决定实际工资的高低。最后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预料中的因素造成的变动只能使价格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导致整个经济社会的就业量或产出量的变动。但是意料之外的因素所造成的AD变动可以导致Y的变动,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唯一原因。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第十七章 新凯恩斯主义

一、 分析与思考

1, 20世纪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时,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崭露头角。新凯恩斯主义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否定市场总是出清的说法,向市场出清假设提出挑战;同时,为弥补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不足,吸取有关的教训,强调了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原因的探讨。

2,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1)非市场出清假设,这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2)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

3,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认为劳动市场经常存在着超额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但是在经济分析发放和经济理论观点上,两者存在重要差别。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吸纳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运用独特的方法和思路对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原因。新凯恩斯主义者以工资黏性和价格黏性代替原凯恩斯主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的概念,以工资黏性、价格黏性和非市场出清的假设取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工资、价格弹性和市场出清的假设,并将其与宏观层次上的产量和就业量等问题相结合,建立起有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4, 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这样,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而新凯恩斯主义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即当经济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连续的非均衡状态。

5, 1)价格政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过于原则化,没有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2)就业政策。新凯恩斯主义没有开出照顾长期失业工人权益的具体药房,使得其政策建议显得过于空泛。经济中的劳动工资合同既多又分散,政府不可能对每份合同都进行监督,只能通过法律规范劳动工资合同的签约。(3)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信贷配给论提出的建议既简明又具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制定金融政策时借鉴。

 


标签: #期末试卷 #学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